首页
关于展会
展会概况
预制菜展
展会日程
组织机构
合作媒体
专家委员会介绍
联系我们
参展指引
展馆指南
场馆信息
展商须知
酒店信息
展位布局图
展览服务
主场服务
便民服务
接待服务
专业观众邀请政策及注册流程
展会活动
中国中部农业品牌推介活动
总结大会
其他活动
农博评奖
中部农博会金奖
中部农博直播带货达人奖评选办法
新闻资讯
展会动态
行业动态
展商名录
产销对接
供应信息
需求信息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花侯路与香樟东路路口东北角

咨询热线:0731-85881198

扫一扫,关注我们

“湖广熟,天下足”新解
时间:2025-03-27 浏览:
一年前的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亲切交流。

今年3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常德市安乡县,调研春耕备耕及“三农”工作。

1.png

▲3月18日,沈晓明在安乡县安障乡新剅口村高标准农田春耕现场调研。(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始终是湖南的头等大事。
同样在3月,新出炉的2025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在“置顶”的位置明确提出,打造更高水平“洞庭粮仓”
洞庭之南,是为湖南。洞庭湖被誉为湖南的母亲湖,不仅仅因为其从历史文化层面定义湖南的肇始,更因为这里是物质层面哺育湖南的粮仓。
2024年湖南粮食总产量3078万吨,而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益阳三市就贡献了922.45万吨,近乎三分之一。
常德更是已连续21年蝉联“湖南产粮一哥”,其辖区9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是国家粮食大县。

2.jpg

▲2024年10月,在常德市鼎城区,村民驾驶农机开展水稻收割作业。(王明睿/摄)
湖南要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要为端稳“中国人饭碗”贡献更多力量,洞庭湖区是最关键的发力点。
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看来,湖南是农业大省,自古以来是湖广熟、天下足,而湖广熟、天下足,主要指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在农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抓住了洞庭湖区的农业,就抓住了湖南粮食安全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解,就是更高水平的“洞庭粮仓”。
“洞庭粮仓”的概念,最早见于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在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以及湖北部分区域,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
而彼时的立足点,更多仍在于确保粮食安全底线,解决“吃得饱”的问题。如今,打造更高水平“洞庭粮仓”,不仅要“量大管饱”,还要“质优增效”。

3.png

▲3月8日,岳阳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拖拉机正在田野翻耕。(图源:岳阳日报)
如何打造更高水平“洞庭粮仓”?
沈晓明在调研时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常德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切实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健全耕地“山上”换“山下”的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投贷联动等市场化运营模式,为全省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分为两个向度来理解,即在存量上作乘法,在增量上作加法。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就是我们常说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即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生产力的革新,促进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比翼双飞,实现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乘数效应。

4.jpg

▲益阳市资阳区智能育秧工厂。
在提升存量方面,观潮君举一个例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重要位置强调“单产提升”,而湖南省委一号文件,不仅突出了这一点,还提出深入实施“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简称“三一工程”)。
“三一工程”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按每人每年消费360公斤稻谷计算,实现亩产粮食1200公斤,就可以达成“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目标。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三一工程”项目主持人许靖波说,按照人均消费360公斤稻谷计算,目前约合4.37分地(水稻)才能养活一个人。
要实现“三一工程”的目标,仍需努力。

5.png

▲收割的稻谷。
而健全耕地“山上”换“山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则是通过国土空间的优化重组,在确保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指引下,进一步发掘粮食产能和经济效能的增量,实现整体增值。
“探索投贷联动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则是为了实现农田升级而引入的一种金融工具,以解决农业本身资金有限的局面。
对“投贷联动”这个词,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
早在2022年11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就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等投融资创新,出台相关文件。

6.jpg

▲2024年12月1日,益阳市南县华阁镇光复渔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溉系统施工现场。(图源:新华社)
投贷联动模式可概括为“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助”。
具体为,实施主体自筹资本金,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对亩均投资在3000元以上且验收合格的,按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之外,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投贷联动的另一个通俗说法为“以田养田”,推动建设。
据报道,目前湖南通过投融资创新项目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达到100万亩以上,亩均投资标准超3000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9亿元。
根据《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实现这个目标,大力实施“投贷联动”,是重要的支点。

7.png

▲金稻飘香美如画。

必须看到的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更好实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更高水平“洞庭粮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确保农民增收,则是贯穿这一连串目标的关键环节。
农业效益不高,则农民增收不足;农民腰包更鼓,农村的活力自然更强。
2024年11月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要壮大一批本地“生”、本地“养”、能赚钱、有就业的特色产业,要能留得住人,要能让城乡人口致富增收。
高水平的“洞庭粮仓”,不仅是要仓廪实,更要衣食优,还要民富足、乡村兴。
人勤春来早。

当然,支撑起湖南农业大省地位的,不仅是“洞庭粮仓”,更是广袤的三湘沃野。

来源:观潮的螃蟹